2015年12月16日,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: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,既要提倡自由,也要保持秩序。自由是秩序的目的,秩序是自由的保障。我們既要尊重網民交流思想、表達意愿的權利,也要依法構建良好網絡秩序,這有利于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。
2018年4月20日,習近平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: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,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,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(tǒng)籌機制、手段、平臺建設,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,積極發(fā)展網絡安全產業(yè),做到關口前移,防患于未然。
2019年9月,習近平對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作出的重要指示:國家網絡安全工作要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、網絡安全靠人民,保障個人信息安全,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。
2021年11月19日,習近平致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的賀信: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擔當責任,網絡平臺、社會組織、廣大網民等要發(fā)揮積極作用,共同推進文明辦網、文明用網、文明上網,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,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。
由此可看出近年我國對于網絡安全方面的重視,而在網絡安全事件中數據丟失已不是什么新鮮事,仍是各行各業(yè)最擔心的問題之一。如果發(fā)生了數據丟失,不僅會損失大量的財產,也會失去顧客的信任,帶來致命的打擊。因此,數據丟失的預防和防范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們將介紹一些案例和防范方法,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。
案例一:Code Spaces
Code Spaces是一家云計算公司,這家公司在2023年被黑客攻擊。攻擊者成功地訪問了 Code Space 的 AWS 帳戶和控制臺,并請求管理員權。攻擊者通過發(fā)起 DDoS 攻擊來干擾紅隊,這是團隊檢測惡意行為的安全策略。隨著攻擊者獲取了控制權,他們開始刪掉所有的基礎架構,并且清空了所有的數據。最終,Code Spaces 宣布破產了。這個案例表明,一旦控制臺被攻擊者拿到,數據就很難被挽回,這也證明了防范數據丟失非常重要。
防范方法一:備份數據
備份數據是防范數據丟失最常見和更好的方法之一。通過定期備份數據,即使出現了意外的事件,還能從備份中恢復數據。另外,數據備份應該存儲在不同區(qū)域和位置的多個位置。這確保了即使某個存儲區(qū)域出現問題,仍然可以在另一個區(qū)域找到數據。
防范方法二:加強網絡安全
網絡安全是防范數據丟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為了加強網絡安全,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,例如:為數據建立多層安全控制,建立強密碼策略,并加密數據傳輸和存儲等等。此外,要保護網絡系統(tǒng),應及時更新軟件和操作系統(tǒng),避免在系統(tǒng)中留下漏洞,增強網絡系統(tǒng)的安全。
防范方法三:制定應急計劃
制定應急計劃是防范數據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。在應對數據丟失問題時,需要建立一個應急計劃,這將有助于確保能夠更快地恢復數據。應急計劃應該包括一些重要元素,例如:在緊急情況下恢復數據的過程,以及在特定情況下接納其他數據存儲服務。
數據丟失可能會帶來致命的打擊,因此,考慮如何防范數據丟失是非常重要的。本文介紹了備份數據、加強網絡安全、制定應急計劃這三種防范方法,這些方法旨在保護各行各業(yè)的數據,同時也能幫助各行各業(yè)應對多種數據丟失情況。如果您還沒有實施這些措施,建議您盡快做出決策,確保數據得到更好的保護。